产品信息
产品简介
- 邻近标记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鉴定蛋白靶标,相比传统的Pulldown/IP+MS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可以解决鉴定弱或瞬时相互作用、研究膜蛋白等诸多问题。根据结核分枝杆菌类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底物Pup 分子在体外能够招募PafA 连接酶发挥邻近标记作用的实验原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团队研发了一项基于底物的新型邻近标记技术(专利号 ZL202110069353.7), 命名为Specific Pupylation as IDEntity Reporter (SPIDER)。该技术可应用于蛋白−蛋白、核酸−蛋白、小分子−蛋白等相互作用的验证和发现。
-
本试剂盒基于SPIDER邻近标记技术,仅需准备生物素化标记的诱饵分子,加入待反应样本(纯化蛋白、细胞/组织裂解液)及SPIDER反应体系启动反应,诱饵分子(Bait)和目标蛋白(Prey)之间的非共价结合被转化为目标蛋白和链霉亲和素之间的共价连接,随后目标蛋白可以被生物素琼脂糖亲和富集并进行质谱鉴定。
-
相比其他互作检测产品,该方法无需提前将标签和诱饵分子进行融合,摆脱对融合蛋白表达准确性的依赖,操作相对简单,应用范围广。此外,该产品后续使用严苛的条件进行清洗,可显著降低非特异蛋白的干扰,富集能力强,结果准确性更高,同时兼具操作简单快捷的优点。本试剂盒适用于RNA的结合蛋白/靶标蛋白的筛选和发现。
产品特点
- 1.高灵敏
- 2.高特异
- 3.高富集
- 4.可重复
- 5.操作简单
产品应用
仅用于体外反应,可用于筛选和发现 RNA 的结合蛋白 / 靶标蛋白,适用于科学研究。
产品组成
组分类别 | 产品编号 | 名称 | 规格(4 T) | 保存条件 |
Part I | BRK0062-1 | Buffer R | 30 mL | 2~8℃ |
Part I | BRK0062-2 | Urea | 4×4.8 g | 2~8℃ |
Part I | BRK0062-3 | Biotin-beads | 450 μL | 2~8℃ |
Part I | BRK0062-4 | Wash buffer I | 10 mL | 2~8℃ |
Part I | BRK0062-5 | Wash buffer II | 5 mL | 2~8℃ |
Part I | BRK0062-6 | Wash buffer Ⅲ | 10 mL | 2~8℃ |
Part II | BRK0062-7 | Component I | 4 T | −75~-85℃ |
Part II | BRK0062-8 | Component II | 4 T | −75~-85℃ |
Part II | BRK0062-9 | PC | 20 μL | −75~-85℃ |
Part II | BRK0061-10 | 鲑精DNA | 30 μL | −75~−80℃ |
注意事项
- 1.实验组与对照组所需试剂量相同,建议每组实验做一次技术重复,一次实验消耗4 T 试剂量。
- 2.为了您的安全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 3.本产品仅作科研用途!
保存条件和运输
Part I于2~8℃保存,Part II于-75~−80℃保存,有效期6个月。
说明书
说明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