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clonal提供的小包装抗体套装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抗体组合,研究人员可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在我们提供的候选靶点范围内自由挑选进行组合,特别适合某条信号通路多个蛋白靶点早期的筛查,我们也提供部分常见靶点组合作为参考。
肿瘤的发生、生长及转移不仅与肿瘤细胞自身的(核和胞质)内在环境有关,还与肿瘤的周围组织、细胞、多种细胞外基质、分泌因子构成的外部环境有关。肿瘤并非“单打独斗”,他们的生长与转移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类似于“种子-土壤”关系,即由肿瘤周围微环境提供肿瘤生长的土壤。基于英国学者Paget于1889年提出的“种子-土壤”学说,“肿瘤微环境”这个概念被建立,并随着众多科学家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相关理论不断被丰富。肿瘤微环境已经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关键和核心方向,不仅对于认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等过程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肿瘤的诊断、防治和预后有重要作用[1]。
基于目前对肿瘤微环境的认识,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类型非常多样且处于动态变化当中,不仅包括大量积累的异质性癌细胞,还包括各类基质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B细胞、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内皮细胞、周细胞和血小板)、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包括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层黏连蛋白和网络连接蛋白等)、细胞分泌的各类分子(包括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外泌体(装载多种分子的胞外分泌小泡)。多种细胞类型和ECM通过各种过程相互调节和影响,如旁分泌、自分泌、直接接触和信号转导,影响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免疫反应和治疗耐受性等肿瘤行为[2]。目前,科学家不断推进新的多重分析技术,利用多种细胞类型标志物去分析肿瘤细胞和不同类型浸润基质细胞的状态及空间排列(称之为空间组学分析)等TME组成特征,寻找新的细胞表型和疾病机制,开发靶向治疗,研究药物疗效及预测癌症治疗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