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7
8月1日—3日,第四届西南医学中心校友产学研高峰论坛在张家口市太舞小镇圆满举行。本次论坛由武汉爱博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以“跨界融合·协作创新”为主题,汇聚了120余位西南医学中心校友,其中40多位校友分享了精彩报告。
论坛启幕 共话未来
上海交通大学张雷教授为论坛拉开序幕,他以热情洋溢的开场致辞正式宣告会议开幕。在致辞中,张雷教授首先代表主办方向莅临现场的学界专家及行业同仁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他表示,本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开放、融合、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期待通过跨界对话激发思想火花,推动科研合作与技术进步。最后,他诚挚祝愿大会取得丰硕成果,成为一场启迪智慧、凝聚共识、引领未来的高水平学术盛会。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张雷教授
基础研究与疾病机制论坛
基础研究与疾病机制论坛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齐湘兵、上海大学高正良、上海交通大学钟清主持。
开场,清华大学傅阳心教授现场围绕《Targeting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rejuvenate TILs for local and distal tumors》作主题报告,提出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TME)重塑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功能的新策略。
研究揭示了"External-Internal Cycle"在调控局部和远端肿瘤中的关键作用。团队开发的mtIL-12 mRNA疫苗通过淋巴结递送IL-12,诱导独特抗原特异性T细胞,显著提升难治性肿瘤疗效。该研究结合“双循环”理论与创新疫苗设计,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清华大学傅阳心教授
接着,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李国民教授在《DNA Mismatch Repair: from Molecular Basis to Clinical Translation》报告中阐述了DNA错配修复(MMR)的分子机制及临床应用。
研究发现,组蛋白标记H3K36me3与MutSα的相互作用对MMR至关重要,其异常可导致儿童胶质瘤等癌症。MMR缺陷虽能通过产生新抗原和激活cGAS-STING通路增强免疫治疗响应,但部分患者仍对PD-1/PD-L1抑制剂耐药。
此外,MMR异常还与亨廷顿舞蹈症等三核苷酸重复扩展疾病相关,MutSβ通过稳定DNA发卡结构促进错误修复,为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钟清教授在《钠过载死亡的定义》报告中提出了“钠过载死亡(NECSO)”这一创新型细胞死亡机制。研究发现合成分子NC1能特异性激活人源TRPM4通道,引发持续性钠内流导致细胞坏死。
该机制与心律失常等疾病相关,并鉴定出二氢吡啶类和克霉唑等抑制剂。这一发现为开发TRPM4相关疾病靶向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钟清教授
复旦大学刘铁民教授在《中枢神经调控代谢的机制研究》报告中揭示了肥胖和糖尿病状态下中枢神经调控代谢的新机制。研究发现糖尿病状态下,下丘脑室旁核代谢活动显著抑制,同时伴随炎症增强。
团队鉴定出AGRP神经元HTR2C通路、OXT神经元ATP代谢等关键调控途径,为理解灵长类代谢疾病中枢机制提供新见解。
复旦大学刘铁民教授
基础研究与疾病机制论坛中其他校友所作报告如下:
华中农业大学 周志鹏:Non-catalytic control of mitochondrial translation elongation by Neurospora MRM1 regulates OXPHOS biogenesis.
四川大学 薛志宏: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RNA.
东南大学 张子超:RNA metabolism in neurodevelopmental diseases.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浦洋:Radiation-Elicited Tumor Migrasomes Orchestrate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ponses.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孙序序:Decoding Liver Disease Pathogenesis.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所 王光中:Organizational principles of the primate cerebral cortex at the single cell level.
复旦大学 卢智刚:细胞表面互作和肿瘤免疫
昌平国家实验室 任振华:抗肿瘤大分子免疫治疗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侯法建:抗病毒天然免疫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孙丽明:The Amyloidase Role of HSPA8 in Breaking Down RHIM Protein Aggregates.
安徽医科大学 石宣明:靶向FABP4抑制小脑肿瘤的生长并促进线粒体凋亡的机制研究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岳锐:组织干细胞与衰老研究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张勇:AMPA受体突触可塑性与相关脑疾病
产业论坛
在产业论坛环节,众多生物科技企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共话生命科学创新发展。
爱博泰克创始人&CEO吴知才、杭州圣域生物科技研发副总裁贺虎、开拓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洁、深圳瑞沃德生命科技创始人修先帅、妙顺生物CEO张金保、近岸蛋白董事长朱化星等生命科学企业领头人,围绕生命科学领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讨。
各位企业家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经验,从技术转化、产业落地、市场需求等多个维度,分享了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宝贵见解,现场带来了一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思想碰撞。
爱博泰克创始人&CEO、武创院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所长吴知才先生从产业视角介绍了生命科学工具赋能产学研转化。
他重点介绍了武创院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聚焦于创新诊断靶点孵化、高端精密仪器设备等核心领域,创新采用“拨转股”模式,构建成果转化的“共投共担”机制,成功催生了一批具备全球领先水平的创新产品,广受业界关注。
爱博泰克创始人&CEO吴知才
爱博泰克致力于支持生命科学工具类项目的孵化与落地,助力科学家顺利完成从科研人员到创业者的角色转变,显著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吴知才强调:“产学研转化既是一件科技的事,也是一件创业的事。”
作为中国生命科学工具领域的引领者,爱博泰克致力于打造创新标志物转化的全新生态体系,构建了涵盖组学检测服务、诊断试剂开发、产学研资金支持、临床验证与注册申报,以及学术推广与商业化落地的全链条闭环,推动形成系统化、可持续的新标志物转化平台,为生命科学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产学研医老问题新玩法:创新策略论坛
在产学研医创新策略论坛,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肿瘤研究所李国民、上海交大李兵、上海交大钟清、复旦大学刘铁民、爱博泰克吴知才、近岸蛋白朱化星、翱路医药陈椎、复星医药于秉柯、纽兰生物王浩然来自学界和产业界的9位嘉宾们围绕产学研医的“老问题新玩法”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对话。
与会专家立足各自领域,就当前产学研医融合中的共性难题展开探讨: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瓶颈突破,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落地的路径创新,从单一技术突破到系统解决方案的思维转变。
生物技术与临床医药学论坛
生物技术与临床医药学论坛由清华大学李丕龙、天津大学叶升、东南大学张子超主持。
报告还介绍了国家质粒资源库的建设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关键技术支持。这一研究为器官再生和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转化方向。
展望未来 共启新程
经过两天充实而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本次大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李兵教授的精彩总结中圆满落幕。李教授高度肯定了论坛取得的丰硕成果,特别感谢ABclonal和各界同仁的鼎力支持,为西南医学中心校友们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产学研医融合交流平台。